新征程新奋斗|愿做职海灯塔,为你引航指路——宝山区首席职业指导师李弘的故事-环球微动态
“我孩子裸辞考研失败了,一年职业空窗期后,他完全丧失了找工作的信心,该怎么办?”90后小郭的母亲着急地找到宝山区首席职业指导师李弘寻求指导帮助。在对小郭一对一指导中,李弘了解到他求职退缩的原因。经过多次交心聊天和探讨,小郭逐渐找回信心,最终成功面试入职心仪的企业。
从业16年,李弘帮助过数千位像小郭一样在职业路上迷茫无措的求职者。
【资料图】
从“菜鸟”到“老法师”,接下沉甸甸的责任
喜欢与人接触交流、传递温暖快乐的李弘在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熟悉的法律专业,投身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简单的初衷让她在这个领域一干就是16年。
刚开始,职业指导对于就业工作来说还是新生事物。甚至不少求职者听到职业指导,抱有抵触情绪。“我只要找工作,不要和我谈这些空的。你有岗位吗?”“给我打印一张面试单,我去单位看看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职业指导?”失业焦虑的求职者常常把职业指导师当作发泄情绪的对象,给满怀热忱的李弘浇上一盆盆冷水。
工作中,每一名来访者的诉求千差万别,还有很多“疑难杂症”。第一次见到咨询者小伟时,他跟在父亲身后,听着父亲数落。“38岁的人现在工作找不到,到现在女朋友也没有,你说你这辈子还有什么希望?”李弘当时意识到,得不到家庭鼓励和支持的求职者,只会更加沮丧不自信。第一步,李弘选择与小伟的父亲交流,希望从家庭层面给儿子更多支持。接着,李弘再指导小伟有效搜索岗位,在简历中突出优势。小伟很快收到了某信息系统公司安全员岗位的面试通知,但由于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初次面试效果不佳。李弘积极与企业沟通,企业给予小伟二次面试机会。李弘指导小伟做足功课、真诚表达自我,并主动学习相关安全员的知识。最终,小伟顺利通过面试,被企业录用。
每接待一名咨询者,就是接下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李弘知道,光有“热情”不够,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兼备才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李弘参加了职业指导师培训并考取了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通过大量的学习和案例实践,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职业指导师。
从“一个人”到“一伙人”,“助飞”团队应运而生
近年来,随着求职者对职业指导的认同度提升,来找李弘的人越来越多。个人的能力毕竟不能覆盖全区的求职群体,于是李弘提出打造职业指导团队的想法。在此过程中,她结合十余年的职业指导经验,制定了宝山区星级职业指导队伍建设方案。
2021年,宝山区星级职业指导师团队成立。李弘将实践经验和指导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扎根于基层的数十名星级职业指导师。通过推进基层就业服务站点建设,织密基层服务网络,让更多的求职群体享受家门口的专业就业服务,进一步扩大宝山区“助飞”职业指导工作室的品牌效应。
如今,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在求职有惑时,可以在家门口找到公共就业服务,找到宝山区“助飞”职业指导团队。记者从宝山区就业促进中心了解到,星级指导师队伍成立首年就开展职业指导1601人次,其中专门指导290人次,过半成功就业。李弘也在这个过程中从一名专业的首席职业指导师蜕变成星级职业指导团队的首席带教官。
从被动到主动,为高质量就业提供一体化服务
新形势下,李弘发现更多的年轻求职者不再满足于“实现就业”,而是追求“高质量就业”,李弘和她的团队主动靠近年轻人,与宝山区域内五所高校、三所中职院校联系,自主开发20余个职业指导课件,并带领团队每年巡回授课。此外,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免费分享自制职业指导课件,通过各类直播带岗活动出镜分享求职技巧。
而在社区这个公共就业服务的“传统阵地”中,李弘不断优化职业指导方式,带领星级职业指导师团队运用“人职匹配”理论,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并依托“宝就业”线上平台,推动职业指导与岗位推荐服务有机融合,将服务范围扩大到全区各街镇。今年,为进一步延伸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触角,李弘和她的团队被纳入社区治理学院“师资库”。这一次,她的课件从学校来到居村,成为基层条线队伍赋能成长的“营养”。12个街镇、600多名居村条线工作者、密密麻麻的课程表……
如今,每当收到求职者的一条喜讯、一封表扬信和一面锦旗时,李弘还是难掩心中的激动。“来自群众的认可才是我做好这份工作最大的动力。”李弘腼腆地笑道。
新民晚报记者 郭剑烽
标签: